我的待业日记0321.
葛饰北斋是日本浮世绘的名家。他的作品——《神奈川冲浪里》——甚至在我国的网络中激起一波科普风潮。因为很多人把这幅作品断句为《神奈川-冲浪里》,但是正确的读法是《神奈川冲-浪里》。这幅作品的知名度很高,然而相比起来,我觉得《凯风快晴》(有《Red Fuji》和《Pink Fuji》两个版本)更有意境一些。
说来羞赧的是,我虽然很喜欢看画展和逛博物馆,可是这么多年下来,艺术的沉淀在我这里仍旧不及半桶水。那时我第一次看见这幅画的复刻版
透过画来了解江户时代。这些画是由出版商生产出来的,出版商委托艺术家来绘画再让雕刻师据此雕刻模板,雕刻好再印刷。今日看《富岳三十六景》展,这系列作品的整体想法是建立起一幅幅有趣的画面,富士山是世界的支点,宇宙的中心。原来富士山不仅仅是一座用来爬的山,它是一座用来被崇拜的山,它坐落着,就像一位佛陀在充满禅意地沉思,一幅静止的画,那是葛饰北斋的目的所在。线的精微、力度,生动的人物动态,浮世绘高级、柔和、大气的色调。他的画作其实有许多微妙之处,比如《凯风快晴》
一部看完了想去了解更多关于主人公的纪录片。它描述了一个画家的身世生平、艺术风格、作品欣赏、民族文化、后世影响等多个方面。通过一幅幅传世画作还原了葛饰北斋,一个富有天赋的传奇的老顽童,也就是他自己口中的“画狂老人”。与其说是天赋成就其不平凡的一生,倒不如说是对大自然以及所处时代的深刻的洞察力与丰富的情感,成就了他盖世无双的艺术成就。这种有意思的人物,即使是活到了90岁,也让人觉得应该活得再长寿些。
影片的主线以北斋在不同的年龄所达到的艺术成就而展开。在江户的北方郊区
鲁迅先生在1934年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书筒里写道:
“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,我年轻时喜欢的是北斋,现在则喜欢广重,其次则为歌麿的人物……不过依我看,适合中国人眼光的,恐怕还是北斋。”
葛饰北斋(Katsushika Hokusai 1760年10月31日-1849年5月10日),日本江户时代(Edo Period 1603-1867年间,也作德川幕府时代)著名的浮世绘画家、版画家,日本浮世绘三杰之一(分别为美人绘大师喜多川歌麿、浮世绘天才葛饰北斋、风景画巨匠歌川广重)。
在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中,他创作了三万五千多幅作品
《葛饰北斋:超越巨浪》看完想再看的纪录片片 《葛饰北斋:为画痴狂》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tutenhao.com/n/id-777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