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围脖上很多人说,看完inception之后,自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正活在梦里。更有甚者,做梦的时候会想,自己这是在梦的第几层呢。当我们生活在这部片子的节奏中的时候,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可能:我们自己才是inception的对象,而这个造梦师就是导演。
我们先来回想一下造梦师的工作内容——用日常普通的器物构建一个和现实不同的场景,在这个场景中触发故事并引起目标的思考,进而植入思想。再读一遍——构建场景,触发故事,引起思考,植入思想——这不就是导演的活儿么!构建一个和现实相似但又不完全雷同的场景,在这个场景中讲述特定的故事,引起观众的思考,最终完成某种思想的植入。
如果这个层面解释,这部电影讲的就是电影本身,电影就是一个梦,一个观众自愿催眠被植入思想的过程。而导演,就是造梦师。
所以说,电影中的那些未被解释的悬疑不是为了被破解,而是为了被思考。不断地思索而永远没有答案,才会不断地深入这个梦境。也就是说,当这部片子完成的时候,这部电影才刚刚开始。观众与电影的互动,才是片子的精髓。因为观众,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
从梦中醒来有三种方法:kick、死、等药物失效
如果说药物失效是醒来的办法之一,那最坏的结果limbo也没有坏到哪去啊,他们都在飞机上,如果没醒过来,现实世界肯定有医生等人将它们wake。片子的意思是如果你坠入limbo,现实世界外力将你wake,你会疯掉吗?还是指那样层层推移在limbo的时间会太长,惧于将要困在里面的时间?还是指基于任务完成的需要,飞机降落了人还没醒来太不靠谱了?还是小李子他不想再进limbo失忆一回,它与老婆的经历太痛苦了,所以他的神色才那么慌张?我猜测进limbo就算被真实世界外力叫醒,mind还在limbo,除非自己意识到要走才行。
我认为结局是开放的,导演确实故意在陀螺似乎要倒的时候切掉,参照系还是有用的,因为片中有陀螺倒下的时候。
小李子呀小李子,你神情不用太慌张了吧,你是为去limbo慌张呢,还是为了任务失败见不了孩子慌张呢,在我看来,这两点都不是没有解决方案。
★★★花絮部份★★★
有关电影制作背后:
◆《Inception》其实早在2003年拍完《白夜追凶》时便已想投给华纳制作。而华纳也确实答应了。但当时剧本都还没写好。而Nolan也觉得不该把它当成一件差事来做,而是该慢慢的把它写好,写好了再找公司发行就行了。他本以为花几个月就能把它写好。但怎知要八年后才能把它完成。
◆《Inception》是自1998年的《Following》以来Nolan第一个原创故事。其他的作品都改编自漫画或者小说。
◆它是第五部Nolan打进imdb Top 250的电影。其他四部包括《记忆碎片》(2000)、《蝙蝠侠之侠影之谜》(2005)、《致命魔术》(2006)和《蝙蝠侠之黑暗骑士》(2008)。
◆拍片期间,导演把剧本情节完全保密。只对外宣称这是一部「设定于意识空间」的「当代科幻动作惊悚片」。
◆电影的拷贝运送到各大影院时,名字写成「Hour Glass」。
◆电影的迷宫标志,是刻意模仿电影制作公司Syncopy的标志的。
◆摄影师Wally Pfister称,华纳公司曾希望Nolan把《Inception》拍成3D
最后他们没有拆盗梦机 盗梦机也失踪了
启动梦的空姐是不是只是一个普通的空姐
他们打照面的表情正告诉你他们根本就不相识
其实整个剧情都是Cobb在长途飞机上睡一觉所做的梦
他与头等舱里的每一个人都不认识
而是用他们的形象作为梦中的人物 做了一个关于筑梦的梦
loop之后回到飞机上之后的部分都是在现实中的
这个梦太过真实 以至于当cobb回到家还想用小陀螺验证他到底在哪里
最后一幕的安排让人意犹未尽阿 企图制造开放结局~
(事实上开放的不是结局,而是整部剧)
小陀螺是连结/模糊梦境和现实的关键~~
所有科幻玄妙的安排都只在cobb这场飞机上的大梦里
现实和梦境不断被模糊界限
梦中的对白和情节发展很引人深思
----
继续:http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3471519/
----
Dream is collapsing?
No. it is reality which is collapsing.
You cannot remember the beginning of a dream.
It could be so long in a dream but so short in the reality.
You feel that you have been through a lot in a dream, while it could be just a snap.
“盗梦空间”2010佳片有约,谁被inception了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tutenhao.com/n/id-1556.html